第796章 895蒙古的条件_隆万盛世
CP小说网 > 隆万盛世 > 第796章 895蒙古的条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96章 895蒙古的条件

  第796章895蒙古的条件

  “这么说,定国公徐文璧、吏部左侍郎张四维等二十二人都认为可以接受蒙古的奏请,英国公张溶、户部尚书张守直等十七人以为不可以接受和议,工部尚书朱衡等五人以为封贡可以实行,但互市却不方便实行.”

  隆庆皇帝在乾清宫里,看着廷议形成的结果,认真说起来,投票的结果虽然看上去支持派占上风,但实际上算上朱衡等有条件同意的朝臣,本质上也是对王崇古之策提出异议。

  从这个角度来说,其实投票的结果和魏广德当初盘算的票数一样,都是二十二票。

  由此,再考虑到内阁五位阁臣态度出奇的一致,那就是支持王崇古之策,隆庆皇帝在心里终于还是坚定了立场。

  看着殿下肃立的阁臣和几位尚书,隆庆皇帝终于开口道:“传旨,让王崇古去谈,此事以后不得再争议。

  等大同那边有了结果,朝廷再做计议。”

  是的,现在王崇古只是给出一个想法,都不知道俺答汗怎么反应,朝堂上下就已经吵上了天。

  这就是一开始内阁想要掩盖此事的原因,这种事儿,怎么也得等王崇古把事儿谈成了,你们这些朝廷官员再来议论是否可行才是。

  毛毛躁躁的,像什么样子。

  可惜,朝廷的奏疏,几乎就没有能够保密的。

  地方上的奏疏送到京城,只要进了通政使司,就好像长了一双小翅膀,很快就会传遍京城的衙门。

  虽然郭乾、张守直等人心中不服,刚想站出来说几句,可是李春芳、高拱是不会让他们有开口的机会。

  郭乾能够在先前开口,那还是因为他是这次廷议的主持人,上奏的事儿自然要他来禀告。

  “臣遵旨。”

  “臣遵旨。”

  首辅、次辅已经站出来接旨,随后张居正、魏广德等人纷纷躬身接旨,口中高喊道。

  随着内阁阁臣接旨,礼部尚书潘晟、刑部尚书刘自强等人也躬身接下旨意,即便对此有异议的工部尚书朱衡在这个时候也选择了接旨。

  虽然他也和郭乾等人态度一样,但毕竟皇帝已经发话了,自然是不能抗旨的。

  到这一刻,内阁几人才算是松了一口气,他们让大同和俺答汗联系的事儿算是终于有了朝廷的背书。

  在此以前,虽然得到皇帝默许,但毕竟没有明旨。

  他们让王崇古联络俺答汗,传开了都是重大的失误。

  看看朝中的反对力量就能知道,闹起来是可能直接把他们掀翻的。

  好在内阁之外的人都不知道,因为知道的人还在大同,这才让他们度过了这一劫。

  别说内阁中人暗中都有各自的心思,可这次不同,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,一个不好大家都要落水,所以才史无前例的凝聚在一起,共渡难关。

  从乾清宫出来,郭乾、张守直、葛守礼等人兀自不服,但这个时候也没了办法,只是对着这边重重的哼了一声,就大步向着宫门外走去。

  “善贷,这次算是你聪明,帮了我们大忙。”

  回内阁的路上,张居正就对魏广德大肆夸奖起来。

  张居正的话,当然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同。

  这次的投票结果其实并没有出乎他们意料,但是最后的结论却给人另一种感觉,那就是支持派似乎更占上风,而原因仅仅是魏广德的一句话。

  他在投票前直接把反对派分化了,把反对王崇古奏议和反对“互市”区别开,这样的结果就是反对派的力量被一分为二,变成了十七票和五票,由此就显得支持派的二十二票占了上风。

  虽然只是玩的文字游戏,但是这样的廷议结果传到外面,想来也会让许多人消停消停了。

  而此时俺答汗大营中央的汗帐中,俺答汗也在为此事纠结。

  这几天他已经和蒙古的实权人物进行了单独商议,其中也包括他的儿子辛爱黄台吉等人,他们可都是手下拥有控弦之士上万人的部族首领,在草原上的影响力极大。

  这几年,随着明朝逐步解决了南方的倭寇,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北方,精兵强将逐渐汇聚到九边重镇,蒙古人每次骚扰的收获也是越来越少,已经逐渐入不敷出。

  蒙古人的战争,全部依靠的是以战养战,一旦明军在边军镇堡中储备的物资减少,即便他们突袭成功,攻占边堡,所得收获也是太少,发放抚恤后没什么剩余。

  这样的情况已经威胁到俺答汗的地位,因为许多部族首领已经不满足于在明朝边境小打小闹,想要再次复制“庚戌之变”,进入明朝富饶的京畿一带进行抢掠。

  只不过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,明朝那边也不是什么都不做。

  实际上,这些年能臣干吏纷纷被派往边镇,各镇的防务都有了一些起色,最起码防御工事已经日臻完善,轻易破关已经变得困难。

  而且,在马芳的带领下,明将的胆子似乎也大起来,时不时就敢突袭一把草原,让游牧的部族不敢过于靠近长城。

  打仗要死人,俺答汗当然能接受。

  可是这样无意义的消耗,就让他很难接受了。

  更何况因为不好对大明大动刀兵,加之蒙古人现在生活物资的困窘,他在蒙古的地位也有下滑的趋势。

  再有这次孙子把汉那吉负气出走,对他威望的打击更大。

  俺答汗都怀疑,那几个还在他面前鼓动攻打明国人京师,逼迫明国释放把汉那吉的部族首领是不是想要自己孙子的性命。

  虽然明朝边军战力提升不多,但这些年蒙古人的军力其实也没什么发展,两边其实力量还算维持原样,他并没有十足把握再次冲入明国抢掠财物。

  蒙古人的生存环境太恶劣了,他们的人口补充可没有明国容易。

  关键是,支持和明国开战的人里,居然还有自己的大儿子辛爱台吉,完全置自己亲侄子生死与不顾,让俺答汗内心很受挫折。

  要职,那些人是和板升城赵全等人走得近,受到他们的鼓动,在自己面前说起这些话儿他还觉得可以理解,自己儿子辛爱可是和赵全等人不对路的,他居然也有这样的心思。

  就在俺答汗坐在大帐里发呆的时候,耳中忽然听到门口侍卫喊出“哈屯”的声音,他收回思绪看向帐门处,一道娇俏的身影掀开帐帘走了进来。

  来人是钟金哈屯,或者说就是那颜出,就是这个女人导致了现在的局面。

  当然,在后世她还有个更加广为流传的名字,“三娘子”。

  可是俺答汗不是傻子,他知道,促成这一切的其实还是他本人。

  若不是自己色迷心窍,从哲恒那里强索了那颜出,也就不会有这些事儿来。

  一切过错怪罪到别人头上,这不是俺答汗的作风,只是他现在看到钟金哈屯时,态度就很是难明。

  “拜见大汗。”

  虽然是王妃,但见到俺答汗时,三娘子还是要先行礼。

  其实在汉人的礼仪中,三纲五常也被视为最基本的人伦关系。

  三纲五常其实是三纲和五常两词,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《春秋繁露》一书。

  董仲舒认为,在人伦关系中,君臣、父子、存在着天定的、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:君为主、臣为从;父为主,子为从;夫为主,妻为从。

  这即是所谓的“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”这三纲。

  董仲舒又认为,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、父子、夫妻、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,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。

  在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制度下,在一个父系夫权社会里,这种理论是正常的。

  即使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,一个国家、一个家庭、一个团体,也总得有主从关系,有上下关系,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,这是自然的原则。

  等到三娘子行礼完毕,俺答汗才面无表情让她起身。

  三娘子这次来,其实也是因为听说大营里来了明国的使者,所以想要在俺答汗这里打听把汉那吉的消息。

  虽然和他没有缘分,但论辈分他也是她的孙子。

  “他在大同过的很好,明国人没有为难他。”

  对于三娘子的问题,俺答汗直接给出了答案,并没有遮遮掩掩的。

  实际上,关于该如何处理和明国的关系,俺答汗不仅咨询了自己掌权的儿子和大部族首领,即便是自己两个妻子他也都是问过的。

  只不过,他并没有把此事告诉三娘子,因为他觉得实在难以开口道出实情。

  “那明国人是为释放把汉那吉设置了什么条件吗?为什么他没有自己回来,而是明国派出使者前来。”

  三娘子不笨,相反在大草原上,部族之间虽然名义上归属在俺答汗账下,但为了各自利益明争暗斗也不会少,只是没有了以前动辄兵戎相见的场面,而是来大汗这里调停。

  总归是家人,三娘子问起,俺答汗也不会隐瞒,当即把明国总督开出的条件说了出来。

  听完俺答汗说出明国人给出的条件,良久,三娘子才开口问道:“大汗以为我们蒙古是否还有光复大都的可能?”

  “除非明人内乱,否则很难。”

  俺答汗对两国力量对比心里是有数的,所以也不会傻不拉几以为蒙古人在战场上可以击败明军,就意味着他们还有势力问鼎中原。

  蒙古人真有那么强大,当初也不会被汉人打回草原。

  也是因为看明白了两国国力的差距,所以他才会收留白莲教那些人,因为貌似也只有他们才有可能引发明国内乱。

  只是可惜,这么多年了,他的支持貌似没有什么用。

  白莲教在山西、山东等地组织的多次暴乱很轻易就被明国官府镇压,根本没有达到削弱明国国力的目的。

  “可我们草原上需要明国的粮食帮助我们过冬,需要他们的棉花、布料制作衣物避寒,需要盐巴、茶叶提高大家的生活。”

  三娘子开口说道,“这些,都需要和大明交易才能达成。

  我们,也才能够在这片大草原上时代生活下去。

  这些年的冬季,实在太冷了,牛羊都抵抗不住这样的严寒。

  若是可以和大明达成和解,冬季来临的时候,我们的部族就可以向南边,迁徙到明国边境上,抵御寒冷。

  甚至在我们缺少过冬粮食的时候,向大明寻求帮助,这样部族里不知道会少死多少人。”

  三娘子是有很强的政治敏感度的,她刚才说的这些,在以前是绝对想都不敢想的事儿,因为一旦他们靠近长城,就会引来明军的戒备。

  明国会为此调集大军准备迎战,他们自然就没办法安心在那里生活。

  “你的意思是,本汗应该向那个明国皇帝称臣?”

  说出这话时,俺答汗发白的眉毛微微动了动,显示出他此刻不平静的心情。

  “称臣,当然也不是那么便宜的事儿,至少明国应该给出足够的诚意。”

  三娘子此时却是嫣然一笑,娇媚的面容如同鲜花盛开般绚烂。

  俺答汗只是片刻失神,就镇定下来。

  毕竟他已经不是少年,早已食髓知味,更何况再美又如何,还不是任他摆布而已。

  “伱是什么意思?”

  俺答汗迟疑着问道。

  “大汗现在的心态应该和明国皇帝一样,所以他们应该也是不想继续打下去了。”

  三娘子开始分析起来,俺答汗则是听得不住点头。

  这样的场面,也就是当初赵全等人找到草原时才发生的一幕,此时在大帐中再次发生。

  “你的意思是,我们不打仗,也让明国每年给银子?”

  俺答汗此刻听到三娘子的话,当即心动。

  “打仗要花银子,不打仗,那就是省下银子,省下来的银子,难道不该分我大蒙古一份吗?

  何况,这些所谓的赏银,我们也要拿出购买需要的粮食、布匹和铁锅,否则我们哪来那么多银子买明人的东西。

  如果只是让我们出售牛羊和马匹,汉人压价太狠,说不得我们还要吃大亏。”

  三娘子当即就解释道,“有了这些银子,那些和我们做生意的商人一定会发动他们的关系,帮我们说服他们的朝廷答应下来。

  毕竟这些银子,可都会最后落入他们的口袋,若是谈不成,这生意也就没法做了。”

  “有道理。”

  俺答汗听了三娘子的分析,又是点头,显然他已经认可了她的话。

  “明国的宣大总督既然可以提条件,大汗自然也可以,条件狠一点,让明使带话回去,可以谈。

  顺便派人跟着去看看,王子在大同的生活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cpafarm.com。CP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cpafarm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